很久不坐网约车了,现在发现这个行业也是变化很大,上次写了《生意真的难干了吗?我花1.76元打了个车,网约车师傅讲了3个道理》后感觉还是有些浮光掠影,于是又打了几次车,想要了解更多一点赢盈配资,也给准备入行的朋友做个参考。
首先我的观察是,网约车基本都是十多万的新能源车型,而车主普遍是自己购车,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,遇到过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,但他明显不愿多谈,所以就罢了。
其中有个师傅是副业,他有自己的门头,没事就开车出来赚点外快。其他师傅则都是全职,每天基本出车在10小时以上。
问做这行的原因,有的是生意失败,有的是提前退休,有的是碰到裁员或公司黄了,总之是“生活所迫”的原因多一些,他们本来是想暂时过渡一下,等等看看,没想到会一干好几年。
印象最深的是一个40来岁的师傅,因为路程远,我们在车上聊了很久,他就把这行的一些事讲得很透。
展开剩余81%开网约车的坏处是啥?一个师傅告诉我:本来想过渡,结果越陷越深
他本来计划跑个两三个月到半年,先缓一缓,再琢磨做点其他的,在他和家人看来,“这行看起来就不踏实”,结果没想到一干就是三年多,到现在也不知道做什么好。
就第一个月有新鲜感,对每一个乘客都觉得亲切,想跟人聊天,后来就麻木了,脑子里光想着怎么多接单,也不想说话,平台就像个看不见的老板,表面你是自由的,实际上身不由己。所谓“过渡”,即无奈的选择。他一开始还跟朋友经常联系,上网浏览下招聘信息,想着合伙做点什么,或者找个好点的工作,“但没机会,就只好一直做下去,这就是我的命吧。”
温水煮青蛙一样,时间越长越没有转行的勇气了。然后职业带来思维的变化,他平常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要跑多少单,赚多少钱,花费多少,除此之外,“都是小事”。
于是越陷越深,直到一个小区的同行天天要去做理疗了,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也不可能永远干下去。
“钱没有攒下多少赢盈配资,从投入产出比来说不合算,只能维持生计,总觉得是人生蹉跎了,也许错过了其他……”他认为干这行最大的坏处就是“容易把人变废了”。
其实,什么工作不是“温水煮青蛙”呢?
每个人都希望找个有意思的工作,有发展前途,但100个人里面可能没有一个能干这样工作的。当然这看情况,比如我有个朋友工作几年后突然想创业,于是从大公司出来招了几个人开了个工作室,等一两年干不下去,就每个员工发了5万块散伙,然后他又回归职场了,反正他这样的技术人才到哪个大公司都有位置。
人中龙凤很少,大多数人都是普通打工人,不管是坐办公室还是开网约车,或者就是自媒体和送外卖,都差不多,上限看得见,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、维持生活而已。
对于80%的员工而言,只要一份工作能做下去就不会轻易换工作,毕竟人都是渴望稳定。但职场的悖论在于,越是这样“忠诚的”员工,越容易被替换掉。
所以谁的工作不是温水煮青蛙呢,围城现象吧,每一个行业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。
我看AI给出的分析,从职业生命力来讲,外卖员>自媒体>网约车,貌似也有道理。但如果大家互换一下,可能觉得还是自己原来的工作好做。
所有没有正向积累的工作,都是陷阱。
上班都差不多,朝九晚五的工作都几乎是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的状态,这一方面是随大流,一方面何尝不是自己的一种妥协?
年轻人最怕就是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因为这样形不成积累,没有“复利效应”,专业能力没有提升,那职场越是往后路就越窄。
不要把重复当成了积累,当工作闭着眼睛都能干的时候,跟卖油翁有啥区别?现在网上很多人都是嘲笑努力,说努力无用,也许对他自己是这样,但对年轻人而言就大错特错了,努力还是比不努力强很多。
有时候就是态度决定一切,哪怕是很基础的工作,尽心尽力与摸鱼偷懒的区别也会很大。前者就是跟自己比,尽管这份工作或许没意思,但同样一段时间和辛苦,如果你马马虎虎去做,那时间和生命是浪费了,对不起自己。
所以不要被环境驯化了,随大流表面是安于现状,实则干一行恨一行,要知道现状并不会越来越好的,等到最后还是不得不被这个“现状”所丢弃。
目标,意义和认识自己。
网约车有社会价值,可以给很多人有个缓冲,毕竟有些工作从收入和便利性等方面来讲,还不如开网约车呢。
而且这个行业也是长期存在的,过去很多出租车司机也是能干个几十年。就怕你是心里不想干却不得不干,而且要长期干下去,这样就很难受,代价也很大了,容易把人生陷在里面消耗掉。
随大流是因为没有目标和方向,其本质是缺乏意义感,于是做什么都觉得枯燥乏味。有时候也不能只看钱多钱少,比如你在20岁的时候开网约车月收入五六千,到公司上班是两三千,那从长期看可能后者更合适,因为工作环境不一样,人脉关系不一样,思想意识改变和机会出现的概率不一样。而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,可能就是另外的逻辑了,这要看各人的情况。
年轻人还是要有一技之长,早一点玩复利的游戏,竞争力的本质是能力的提升,想多赚钱最可靠的办法还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
现在这个年代还谈不上稳定,实际上变化迅猛,而在这样的阶段选择稳定是不明智的,要知道稳定往往意味着固化,普通人的机会就不多了。所以最好不要苟且于现实。
最后的建议就是认识自己,看清楚了自己,精神就不会空虚赢盈配资,也不至于内心有很多迷茫,等有了目标,人生就有了方向和意义。AI时代,四十岁其实也是人生不迟,主要还是看自己如何想如何行动。
发布于:山东省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